夜郎魚屬

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
夜郎魚屬
化石時期:中三疊世245–244 Ma
巨首夜郎魚的頭骨化石
科學分類 編輯
界: 動物界 Animalia
門: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
目: 龍魚目 Saurichthyiformes
科: 夜郎魚科 Yelangichthyidae
屬: 夜郎魚屬 Yelangichthys
Wu, Chang, Sun & Xu, 2013
模式種
巨首夜郎魚 Yelangichthys macrocephalus
Wu et al. 2013

見正文

夜郎魚屬學名Yelangichthys)是一類已滅絕的龍魚目魚類,其化石發現於中國的中三疊世安尼期(約2.45-2.44億年前)地層。

描述[編輯]

已知的夜郎魚屬化石包含兩個不完整的頭骨(缺少吻部前端)和一些其他的骨頭,但足以讓人復原它們的原貌。事實上,通過與著名的龍魚屬進行對比,可以認為夜郎魚屬是一種身體細長瘦削的魚,其大約一米長,頭骨細長,末端呈銳角狀。與龍魚屬不同的是,夜郎魚屬擁有一個巨大的頭骨,顱頂平坦而寬闊,最重要的是,它有着不同尋常的牙齒:這些牙齒非常堅固,有一個寬大的基部和一個類似於十字螺絲刀的尖端。此外,夜郎魚屬的嗅神經穿過了一個眶間窩。

分類[編輯]

2013年對巨首夜郎魚進行的首次是基於在中國貴州省普安縣發現的化石,這些化石被認為是龍魚目的一類全新的特殊種群。龍魚目是一類生存於三疊紀的擁有典型細長體型的魚類,它們是鱘魚的遠親,大部分物種為掠食者。

夜郎魚屬的形態特徵使得最初的描述者建立了一個獨立的夜郎魚科Yelangichthyidae),該科是龍魚目中最基底的類群。

本屬包括以下物種:[1]

古生態學[編輯]

夜郎魚屬可能是一類以帶硬殼生物為食的龍魚類,奇特的齒列和頜骨的形態表明夜郎魚屬具有強大的咬合力,可以咬碎軟體動物等海洋生物的殼。

參考資料[編輯]

  1. ^ Yelangichthys Wu, Chang, Sun & Xu, 2013. GBIF. [2023-03-12]. (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-03-12).